其大旨均为伤寒六经与《素问》不同,《素问》是言经络,伤寒不本素问,但假此以分表里之部位,配脉证以为之统名也。心俞二穴在第五椎骨下两旁各一寸半。
桂枝麻黄白芍药杏仁甘草生姜大枣麻黄汤,加石膏、姜、枣,更名大青龙,以石膏制辛热,加姜、枣和中气,是变辛热而为辛凉矣。即明识阴阳者,又以仲景冬月北方之麻黄、桂枝汤,妄治春夏秋三时南方之,人以致热病误用温热,变症百出。
夫烦热,表症;烦躁,里症;阴躁,阴症。夫太阳无汗之项强,本是麻黄汤发汗症;以其气上冲胸,口噤不得语,又是阳明之症,故以葛根汤双解太阳阳明两经之邪。
癸巳秋,余以痰得交先生,因尽读枕中秘,微言寓论追踪往哲。 又曰∶未满三日,可汗之;其满三日者,可泄之。
余今又不得不补赘苦寒之方,以治三阳热毒上冲,非违背前贤,实相需互备也。口渴热呕,合干葛石膏汤。
肾水一升,心火一降,其渴自止,脚亦不复肿矣。世有墨守吴氏法,忌用麻桂,视柴胡为余热治法,故附识于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