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痢初起,邪实,当去积滞,俟腹不痛即愈,不愈可用鸦胆丸止之。甚则不能言,不可治也。
然则东垣所云不热,非全不热也,特不甚热耳。此言其轻浅者,邪止犯皮毛。
热痛,乃阴血虚极,圣愈汤∶生地、熟地、当归、人参、黄。火暑燥三者皆属热,受其热则汗泄,非有风寒湿袭之,不为患也。
又曰∶女子七岁肾气实,齿更发长;五七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。《准绳》急喉痹,有声如鼾,痰涎响者,此为肺绝之候,宜参膏,用姜汁、竹沥开服,或先煎独参汤救之,迟则不及。
若欲自解,但汗出耳,不发战也。至若《内经》所言,心火衰微,反为水冷金寒之化,不特所饮之水无气以化,且并身中之津液,亦无气提摄,相并下趋,而成饮一溲二之证,则肺气之消索已甚,尚何大渴大饮之有?
至有三发者,亦少有。若始则发热,渐盖理病,既用承气等汤下之,而里病除矣。